武夷山历史悠久,茶文化底蕴深厚。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,优良的茶树品种,良好的栽培技术,精湛的制作工艺,造就了武夷茶独有而高贵品质,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,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典型代表,正山小种是红茶的典型代表。
300多年前明末清初,武夷山的茶叶,走过南国水乡中原腹地,一路北越长城戈壁,穿过俄罗斯边境口岸恰克图后,继续从东向西横跨西伯利亚,通往圣彼得堡乃至欧洲各国的一万多公里旅程,被称为“万里茶道”。在万里茶道与丝绸之路这两大国际通道上,古老的东方树叶——茶叶书写着共同的经贸和文化传奇。
据统计,武夷市涉茶人口8万多人,已挖掘记录茶树品种280种,以种植大红袍、肉桂、水仙、奇种为重点,注册茶叶经营主体近1.3万家,获食品生产许可企业600多家,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水平高、产品种类齐全,有茶叶合作社200家。
近年来,武夷山市委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,将茶业列为全市三大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,在政策扶持、项目支撑、品牌创建、科技创新,转型升级等方面,加大工作力度,走出一条独具特色产业发展之路。
一、打造优良生态环境,用心做好一杯品质好、质量安全的武夷茶。
一是规范茶园管理,严格控制茶山种植面积,保障茶园生长环境。2008年开始,武夷山市委、市政府就十分重视茶产业可持续发展,在全国率先制订了一系列管控规范性文件,严控茶山开垦行为,2013年起全面禁止开垦茶山,并以《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(试行)》实施为契机,开展“退茶还林”“生态修复”专项行动,构建“严防控、重查处、强保障”的长效管控格局,制定实施“三强化、三建立、三实行、一推动”等10项长效管控措施,有力打击毁林种茶行为,全力保护好产业发展绿色屏障。
二是规范管理标准,整合现代茶业生产项目优惠政策,扶持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、有机茶基地,大力推广茶园植树、梯壁种草、套种绿肥、生物防控等技术,加强茶园水土保持,改善茶园生态环境。自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1.29亿元,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10万亩。
三是规范用肥用药,积极开展化肥减量增效、农药使用零增长示范县创建,严格要求,提升标准,深入实施以生态调控、生物防治和施用有机肥为主要技术措施的“无药无肥”茶园示范工程,引导茶企(农)科学管护茶园,大力推广茶园无药无肥,多用农家肥、有机肥,全面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化学农药。实行违规使用农药的有奖举报制度,推进茶叶主体严格自律、相互监督,计划建成“无药无肥”茶园2.5万亩。
二、建设文化品牌高地,全力提升武夷茶内函和发展外在动力。
一是开展文化品牌创建。充分利用武夷岩茶、大红袍历史文化资源优势,在取得武夷岩茶制作技艺首个国家非遗的基础上,持续开展茶业品牌申报,全力抓好“武夷岩茶全国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”、“全国武夷山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”等创建,同时,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茶类商标注册。目前武夷山市有茶叶驰名商标3个,证明商标9个,著名商标44件,知名商标167件。2016年武夷岩茶品牌强度931,品牌价值627.13亿元,分别位居全国茶类第一名和第二名;2015-2017年“武夷山大红袍”连续三年被评为“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”;2017年武夷岩茶荣获“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”。
二是注重茶文化品牌保护。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保护,修订和完善民武夷岩茶(大红袍)制作技艺传承人管理办法,规范传承人评选、管理等规定。充分挖掘“茶百戏”等茶叶民间技艺。完善茶叶技艺申报办法,对符合条件的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及时列入市级保护名录,并积极帮助推荐上报上一级保护。
三是规范商标品牌使用。结合全市茶业资源普查,掌握数据、摸清家底,建立起茶产业数据管理系统,制定了茶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使用制度,对保护范围内茶叶产品进行产前、产中、产后的严格管控,并健全食品安全“一品一码”全过程追溯体系,切实做到“生产有记录、信息可查询、流向可跟踪、责任可追究、产品可召回、质量有保障”。
三、强化市场营销推广,拓宽武夷茶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。
一是注重市场导向。严格遵循武夷岩茶国家标准,大力发展有机茶、绿色茶食品,积极鼓励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,改进生产工艺,不断提高武夷岩茶品质。鼓励企业开发适合不同群体消费的高、中、低端茶叶产品,坚持以质定价,大力推广中端优质茶,规范打造高端精品茶,带动发展低端平价茶,加大“认标购茶”等宣传推广,加强对茶叶理性消费宣传,遏制炒作“天价茶”,引导消费者理性购买茶叶。
二是注重市场管控。建立多部门联动互动管控机制,定期开展茶叶市场专项综合整顿活动,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。加强诚信体系建设,建立“黑名单”制度,对列入“黑名单”的企业,取消在项目扶持、资金补助、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补助,并在电视、报纸、网络等传媒平台予以曝光。
三是注重市场营销。每年有针对性地组织茶企对外参展,重点选择境内外武夷岩茶和红茶主销区、一带一路和万里茶道沿线城市,并在全国大中城市及主销区陆续建立20多个武夷山大红袍推广中心、茶业同业公会地区分会,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深圳、广州、福州、厦门、济南等地建立销售网点5000余家,有效提高武夷茶的市场占有率。创新开展“互联网+斗茶”,在全国设立100个互联网斗茶赛点,不断提高活动的效益和效果,扩大武夷岩茶影响面。
四、建立茶旅互动平台,努力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向深度发展。
一是共创茶旅品牌。充分发挥武夷山双世遗旅游品牌及“大红袍”茶品牌知名度、美誉度优势,以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为目标,打响武夷山茶旅品牌。对外,持续以“浪漫武夷·风雅茶韵”为主题大型的茶旅开展茶叶营销推广活动,将武夷山旅游风光、茶歌舞、茶艺表演带到全国各地,茶叶展销、涉茶项目引进和推广等作为开拓武夷茶市场营销的有力抓手,全面展示武夷茶品牌形象。对内,当地重点承办十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,举办了5.13投洽会、国际无我茶会、第三届“万里茶道”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、第四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、欢乐武夷山茶节、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、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、海峡两岸祭茶祈福大典等活动,在做大做强茶产业经济的同时,也提升了武夷山旅游品牌影响力。
二是共建茶旅平台。启动中国茶旅小镇建设,规划4000亩用地,建设茶产业、文化、旅游、宜居”一体的特色小镇,一期国家级茶叶检测评定中心、茶叶会展中心及宜居社区及相关配套设施已动工建设。其次是加大仙店园区茶叶精深加工区、星村精制茶加工区项目建设力度,重点扶持一批集茶叶加工、旅游观光、品牌文化宣传为一体的工业旅游茶企业。积极扶持茶企业技术创新,先后开发出茶饮料、茶食品、茶枕、茶垫等茶系列产品。引进513茶城网、茶业拍卖中心等项目入驻武夷山,拓展茶产业链条。
三是共促茶旅项目。重点开发茶文化旅游,推进茶旅项目开发,将茶文化、茶产品始终融入各项旅游活动中,精心策划中华武夷茶博园、“印象大红袍”山水实景演出等具有区域竞争力、唯一性和独特性的茶旅体验项目;推出茶园生态游、茶乡体验游、茶保健旅游、茶事修学游等多条茶文化旅游线路,开展精品茶楼会所评选活动,重点培育一批以采茶、制茶、品茶为内容的旅游体验项目,不断丰富茶叶生产、茶艺表演、茶文化交流等旅游活动。
“未饮红袍岂晓茶中有霸气,不尝小种哪知茗里藏娇柔。”武夷茶因它独特的品质特征,在全国拥有广泛的市场,尤其是武夷岩茶,它的“活、甘、清、香”和“岩骨花香”,受到无数“爱茶人”的称道和赞叹。武夷山市在茶文化、茶旅游、茶营销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,希望这些经验和做法能够给陕西茶区一些启发,这样的学习和借鉴对发展陕茶产业,繁荣茶产品市场是十分有益的。
编辑:石永波
忒色 唱响古调 体验梨园文化9月8日至15日,由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、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、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办事处主办的“遇见城墙梨园夜”秦腔文化艺术周在西安明秦王府城墙旁上演 2023-09-20
忒色 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说,这两枚里程简“接力”勾勒出汉代丝绸之路东段、长安至敦煌的具体线路走向和重要节点 2023-09-20
忒色 本次旅游专列除设置汉服、甲胄展示区外,创造性地设立了专门的化妆区,配备专业化妆师,为游客打造出最完美的唐代形象,体验从未有过的“上车变身,下车穿越”的独特旅行感受 2023-09-12
忒色 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8月30日、31日,先后刊发《暑期文旅消费活力四射》《智慧旅游令人耳目一新》等报道,西安大唐不夜城、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、汉服妆造特色产业等受到关注 2023-09-05
忒色 8月22日七夕节,延安景区联动推出七夕主题活动,让游客感受陕北婚嫁民俗文化 2023-08-23
忒色 本报讯(记者 王战荣 阮班慧)鼓乐齐鸣,朱门开启,7对“新人”在一众宫女的簇拥下,踩着大红色的地毯款款而来,跨马鞍、合卺礼、共结镜钮……8月22日,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,一场唐宫婚典在中国知名爱情地标景区华清宫内隆重上演,给上万名游客带来了非凡体验 2023-08-23
忒色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武云说,西安市民青睐宝鸡“微度假”,更加证明宝鸡联合西安开展“共建西宝一体化大旅游圈”系列活动的必要性 2023-08-18
忒色 市民在西安市未央区图书馆阅读书籍 记者 郝钟毓 摄 本报讯(记者 高乐)通顶书柜熠熠生辉、文化气息扑面而来……8月17日,记者获悉,西安市未央区图书馆将采用“以需设藏”馆藏建设模式,通过全面了解读者需求,不断丰富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,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2023-08-18
忒色 东北城角登城点开放时间为8时至20时,广大市民及游客可以在游览皇城坊历史文化街区之余,在检票口直接购票,或微信搜索“西安城墙景区”小程序进行线上购票 2023-08-14
忒色 7月28日,高端AI科技家电品牌COLMO新品首发来到西安太白之巅,将洗烘一体机、扫拖机器人两大产品融合升级,发布新品——COLMO双洗站,创造出目前家电行业从未有过的新形态、新物种。 2023-07-31